中国梦·赶考行 基层好干部--王胜(转载)
今年2月20日,对内丘县柳林镇西石河村人来说,是一个伤心的日子——这一天,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因积劳成疾,永远地倒下了。这位昔日全国劳模,自197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,带领群众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治水治山,办厂建校,把一个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的穷山村,变成一个富裕、美丽的新农村。“他的每一天都在为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而打拼。”王胜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。讲起他的事迹,西石河人感慨万千。
在村干部眼中:他是为了西石河累死的
西石河村党支部副书记于洋小,是王胜的“发小”,一起在村里“搭伙计”四十年。提起王胜,于洋小说得最多的是:他带着西石河甩掉了贫穷、走向了富裕,自己却累死了。
当年,西石河是出了名的穷村、乱村。只有18岁的王胜不服这股劲儿,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,主动给公社书记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,当了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。
当时有一个说法:从石城到八方,四十五里荒沙岗,西石河在正中央,种啥啥不长。可是王胜不服输,决心把这一片荒岗变成花果山。从1999年开始,他顶着巨大压力,将八个生产队的土地打乱重分,实现土地流转,建设了百果庄园。
1991年,他们在村南山岗上成功开发了矿泉水。王胜和于洋小每人背着二三十公斤的矿泉水到成都参加糖酒会,上火车没座儿,他们一直站到郑州。也就是在这次糖酒会上,西石河村一次签下二十多万元的合同,打开了矿泉水的销路。
去年全国糖酒会,57岁的王胜还要参加,于洋小劝他,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了,他却执意要去。那时候,他一天要吃五次药,每回吃饭前要注射胰岛素。到了成都,本来他们住的地方距离会场并不远,但王胜每走一段路,就要坐在路边石阶或者花池上休息一下,而且坐下去自己就站不起来,每次都是于洋小连拉带拽把他扶起来。
这些年,王胜起早贪黑,不分晴天雨天,经常冷饭凉汤,骑着一辆破摩托,穿着一件破大衣,东跑西颠。就是凭着这股子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劲儿,西石河村在全县第一个修通柏油路,在丘陵山区第一个吃上免费自来水。路修通以后,带动了酸枣仁加工产业发展,给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回报。西石河村如今已经成了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基地,每年光酸枣仁加工一项,就能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。
今年春节刚过,王胜和村干部一起商量了好几天,把建设“生态餐厅”、“百亩葡萄园”、“13层农民公寓”几个项目定了下来,准备大干一场。去世前两天,他还为村干部们传达了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;去世前一天,他还准备跟随县有关部门到外地参观学习……
其实,他在2004年就查出糖尿病、高血压,2008年发展到尿毒症,开始每个星期透析一两次,后来发展到三次,到了2010年实在没办法做了换肾手术。这么多年,他一直都是带病工作,直到最后一刻。
在女儿眼中:他不顾身体不顾家
从王胜女儿王韶华记事儿起,他们一家四口就挤在两间破旧低矮的平房里,墙上有许多老鼠洞,一下雨就往屋里灌水。每当这时,总是妈妈披上条破单子,拿起铁锹往外跑,堵了这儿再堵那儿,全身都湿透了。每当这时,韶华就想,为什么别人家爸爸干的活儿,到自己家却都成了妈妈的活儿?直到有一天半夜醒来,听见爸爸对妈妈说了一句话,她才有了一点懵懂的认识。爸爸说:“现在村里正在打井、筑坝,家里的事我顾不上,你就多担待些。放心吧,我会让你们住上新房的。”可这一等就是20年。等乡亲们都住上新房,他家却还住在老房子里。
在韶华的记忆里,爸爸不但“不顾家”,更不爱惜身体。2010年,因为肾衰竭,王胜做了肾移植手术。手术后医生告诉家人,必须要隔离3个月、休养1年后才能工作。可王胜在做完手术第4天,就开始下床活动了。医生问他是不是躺得太久了不舒服,王胜说:“我十天后要参加省‘两会’,先锻炼锻炼身体。”十天后,王胜戴着口罩参加了省“两会”。
医生要求王胜必须每隔一至两周到北京抽血化验,可王胜怕影响工作,就是不去。没办法,只好让他先到县医院抽血,再由女儿当天乘火车把血样送到北京化验,然后带着药回家。医生曾经多次要求王胜去北京做一次全面检查,可他一拖再拖,一直到开完今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,在胸闷得整夜无法入睡时才去了北京。医生一检查,他的心血管已经堵塞了很大一部分,57岁人的心脏就像70多岁人的。
在村民眼中:他心里装着老老少少
说起王胜,西石河村村民王常林有一肚子的话,最打动人的是王胜家门口那“两块匾”的故事。
18岁的王胜是在不少人怀疑的目光中上任的。然而,接下来的10年里,他领着乡亲们,硬是凭着双手修建了1座水库、挖了10眼大口井,使全村1300多亩“望天收”基本变成了水浇地,老百姓彻底告别了吃不饱、穿不暖的穷日子。
看王胜这么卖命地干,乡亲们坐不住了,大家自编了一副对联——“大战北河不怕苦,挖个坑塘整二亩”,贴到了大队部,还你五毛、我一块地凑钱,给王胜刻了一块“心存公德”的匾,敲锣打鼓送到了他家里。
村小学年久失修,屋顶漏雨、墙壁透风,曾是西石河村不少家长的心病。有时孩子在屋里上课,家长就在雨里等着,生怕有什么闪失。王胜决心为孩子们盖一所亮亮堂堂、结结实实的新学校。
没有钱,他就发动群众集资,并带头把家里卖小猪的钱捐出来;没有砖,他就动员群众自己烧,并带头钻进砖窑;没有运输工具,他就发动群众用牲口车往回运。就这样,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,大车小辆齐出动,经过近一年奋战,终于盖起一座“十年数一流、二十年随大流、三十年不落后”的三层教学楼。
2000年以后,村集体有了积累,王胜主张年年给全村群众发福利。每到过年的时候,除了大米、糖块外,不管大人小孩,人人都有红包,一般人每人160元,60岁以上的老人200元;中秋节,全村每人一斤月饼,孤寡老人2斤。百果庄园里的苹果、杏、梨,村里每年都给群众发一次,就连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也不用群众自己掏腰包。
乡亲们感激他,又自发刻了一块“廉洁勤政 庶民公仆”的匾,热热闹闹送到了王胜家。
这就是王胜,心里时刻装着西石河村的老老少少。
黑沙盒子 http://www.heishabox.com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