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rob2216 发表于 2024-10-16 03:39:30

《寻人启事》与科举制度

  在兰州的街头小巷,不时会看到各种《寻人启事》,其内容以老年人和智力障碍者居多,概因这一群体自理能力差,容易走失。每当看到这些启事,总有一些恻然,心想他们的家人要不知怎样地着急。前几天,有一则启事引起我的注意,说的是一个15岁的中学生,因不堪学习压力而离家出走。上面附有一张照片,小姑娘戴着眼镜,很文静的样子。
  我不禁感慨,到底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悲剧呢?是不是可以将矛头指向教育考试制度呢?但是,事情恐怕未必如此简单。由此,我不禁联想到科举制度。
 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(公元605年)设置进士科开始,到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正式废止,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。再如果追溯到西汉之策问,中国考试制度之久远,真令人叹为观止。只有在文化经济政治繁荣如中国,才能产生如此具有生命力的文官选拔制度。然而大多数人对科举制度的了解恐怕只是来自于中学课本。
  孔乙己是中国古代腐儒酸丁的典型代表,然而把这个老实人推向火坑的,按照后人对鲁迅的解读,正是科举制度。不管这是不是鲁迅的本意,但是我们得到的结论是:万恶的科举制度的毒毒害了这个可怜人的躯体和灵魂,不止这个制度是有毒的,整个封建社会亦是有毒的,是充满腐朽气息的,是吃人的。想到这些,我总是想笑。犹如我们对《警察与赞美诗》的分析:资本主义社会是非不分,黑白颠倒,充满了幻灭感。好好的文学作品,被我们肢解得面目全非。中学的语文教师,精神上应该很矛盾吧。
  两千多年前,有一个人叫董仲舒,有一种考试叫策问。儒学在中国主体地位的确立,与此两者有关。因为董仲舒在《举贤良对策》中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和独尊儒术的主张。这样横空出世的思想,遇上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一代明主,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。从此以后,浩浩荡荡的中国历史,在思想界,有了领头羊。其后,很多精通儒学的人得到重用,儒学由此而渐入佳境。董仲舒和刘彻亦为中国儒学之繁荣,建立了不世之功。而这一切,和策问这种考试有很大关系。今日公务员考试之申论,似乎脱胎于此,但是今日之中国,要考出一个董仲舒来,谈何容易。
  历史走到隋代,出了一个恶名昭著的人物叫杨广。但偏偏在他那个时代,产生了最严格意义上的科举,因为在大业元年,设置了进士科。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件竟然和这个姓杨名广的人联系在一起,多少让人有些遗憾,但历史毕竟是历史,我们无法更改。当然,这一制度的最终完善,是在很久之后的明清。但是在唐代,科举之发展,已是燕莺催促花枝忙,很有蓬勃之气了。有唐一代,诗歌之繁荣,与此有莫大干系。白居易之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、朱庆余之《近试上张水部》皆是行卷之作。其后,这一有毒的制度不断发展,在其羽翼之下,产生了众多人物,概述之,有王维、张九龄、韩愈、柳宗元、刘禹锡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白居易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东坡、司马光、朱熹、包拯、寇准、张九成、张孝祥、范仲淹、文天祥、杨慎、康海、汤显祖、张居正、海瑞、徐光启、纪晓岚、刘墉、郑板桥、翁同和、林则徐、张謇、蔡元培。以上人物,只是冰山一角。说到这里,我们还能说科举制度有毒吗?以今日中国之繁荣昌盛,能产生几个以上人物?
  儒学在中国的发展,逐渐产生了经典,四书五经,家喻户晓。到明代,体制逐渐走向死板,出现八股,禁锢了国人思想,诚为事实。但是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仍然是思想与智慧的结晶,怎能否认。隋唐时期,四书五经乃至后来的十三经中的某些经典,成为小日本和朝鲜的学校教材和考试内容,其光华之灿烂,今天的我们,只能仰慕,不能望其项背。
  今日,各种考试广泛应用糊名,而这种办法早在宋代就已产生。至于科举制度之没落,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,就如人有其生,必有其死。末路的衰落与昏聩,怎能掩饰其壮年时的奕奕风采。我们不能拿一个人最后的式微,来总结一个人的一生,功过是非,应当公允。孔乙己的悲剧,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悲剧,今日离家出走抑或自杀的学生,亦应该由整个社会来负责,绝非单纯考试制度之能承受。拿鲁迅的片言只辞作为众多伟大王朝和科举制度的定论,显然是轻率的。
  回到今天,在各种繁花似锦的考试面前,抑郁、发疯、离家出走、自杀的例子并非没有,我们不用特意举例,也许我们身边就有这样凄惨的故事。不想说别的,只是想要人们在评价古代制度的时候,想想我们今天的各种制度。如果说科举制度是有毒的,封建社会是万恶的,又拿什么理由证明今天的一切是新时代的呢?曾经为中国选拔过众多优秀官员、科学家、文学家的科举制度,背了这么多年的黑锅,应该还历史一个公道了。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黑沙盒子       http://www.heishabox.com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寻人启事》与科举制度